六步“剑法”助力函件提质
函件是我们与甲方、监理、分包、供应商等合作方沟通的“官方语言”,是记录工程过程、明确各方责任、解决争议问题、保障企业权益的关键法律凭证和管理工具。一封高质量的函件,抵得过十次无效的口头争吵。

为进一步加强集团及下属单位工程函件的撰写水平,9月28日下午,集团公司在建都大厦14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“工程函件写作实务培训”。本次培训由集团公司律师事务部部长解健进行函件写作技巧讲解,并由董事长陈向阳进行实务写作方法培训。集团总部全体人员,在启各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、经营负责人、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党支部书记等150余人参加培训。
解健围绕函件的法律意义与风险防范要点展开。他从函件的法律属性入手,系统阐述了工程联系单、告知函、催款函等常见函件的基本结构、用语规范及写作要点,结合典型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函件撰写中常见的误区与潜在法律风险。
陈向阳董事长以《运用六步“剑法”,助力函件提质》为题,开展了一场极具实战性的工程函件写作培训。他指出,工程函件主要存在“主体不对、情况不明、内容不全、责任不清、举措不实、文字不精”等六大问题,并针对性地提出六步“剑法”,提升函件质量:
1、明确主体,解决“主体不对”
强调函件发送必须“找对人”,严格对照合同约定,建立关键联系人清单,规范函件抬头与落款。
2、查明事实,解决“情况不明”
提出运用“5W1H”要素法与证据链思维,做到用数据说话、让事实发声。
3、构建框架,解决“内容不全”
采用“背景-问题-依据-诉求-要求”五步法结构,构建逻辑闭环。
4、厘清边界,解决“责任不清”
写作中要做到立场坚定、责任归属明确,总的原则是:不增加自己的义务,不减损自己的权利。
5、聚焦行动,解决“措施不实”
主要是对分包商的函件,要将模糊要求转化为具体、可执行的行动计划,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和时限,责任到人、各负其责。
6、锤炼语言,解决“文字不精”
推行“三审三校”机制,力求语言简洁、准确、专业。
陈向阳董事长强调,每一封工程函件体现的是我们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,更是我们保护自身利益的“法律武器”。他希望大家牢记六步“剑法”,工程函件坚持做到“模板化、案例化、责任化”,让每一次书面沟通都成为公司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石!
接下来,集团公司将根据陈向阳董事长提出的六步“剑法”,加快推进工程函件标准模板的制订工作,切实提升工程函件的质量与效力。